您现在的位置是:主页 > 作文大全 > 作文题材 > 议论文 >

不要被“人设”束缚高中议论文1000字

2021-12-18【议论文】人已围观

在线下社交时,不同目的的社交行为,常伴随人的场景切换而被高度区隔,人们的印象管理比较协调一致,也更容易调整,袒露真实自我的机会也比较多;在网络社交时代,朋友圈渐渐沦为“广场”,核心、边缘的交际圈子纷纷在这里聚合,让社交不断泛化,众声喧哗。

小王是我的初中同学,上高中后我们虽偶有互动,但大多数交流都围绕朋友圈展开,她的朋友圈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:丰富多彩的生活、学习到深夜为自己鼓劲加油的正能量……直到最近,这个拥有完美“人设”的姑娘向我翻开了硬币的另一面:“我的生活并非那么有趣,那些经过修图的美食并不好吃,参加的一些读书活动只是走马观花拍照而已……我压力很大,对自己的学习并不满意,但又想向别人展示我很敬业,希望营造优秀而且幸福的‘人设’。”

她不是个例,不少人在朋友圈里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的“人设”,“人设”甚至成为虚拟社交中一种认知彼此的方式:为了晒厨艺,给一道味道古怪的菜肴精心打光;为了秀底蕴,还没有真正读完一本书就先晒出三五句评论;甚至为了营造完美“人设”而精心挑选“适合发朋友圈的句子”……

如果你注意观察便不难发现,小时候,老师和家长最喜欢做的便是定义我们。某某某是成绩好的学生,所以他不会做坏事;某某某是调皮捣蛋的学生,所以他不会做好事;朋友圈的精致人类不能晒路边摊;文艺女青年不能听广场舞神曲;好女孩不该太有事业心,就该早日结婚生子……你看,人设便是这样的存在,一旦存在,便印象深刻,让每个被定义的人逃也逃不开,似乎只能被动乖乖被框住。

我曾经问过身边几个朋友这个问题:为什么那么在乎自己的人设?他们的回答几乎清一色地指向了同一点,因为在乎别人的看法,所以希望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优秀的,是美好的,所以总是下意识去满足别人对我们的定义,却忽略了自己的生活。

想起之前看《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》,主人公松子小时候想要得到父亲的关注和表扬,所以把自己的人设定义成一个靠做鬼脸讨父亲开心的小丑,结果戴上了鬼脸的“面具”,便一辈子都摘不下来了,可怜的松子,一生都在做“鬼脸”来取悦和迎合别人,最终度过了凄惨的一生。对很多人来说,树立人设只是取悦和迎合别人的第一步,渐渐地,我们会活在别人的眼里嘴里,很难再看见自己。

太宰治曾在书中这样写道:“我装作老成,人人就传言我老成。我假装是个懒汉,人人就谣传我是懒惰虫。我假装不会写小说,人们就谣传我不会写。我伪装成骗子,人们就说我是个骗子。我充阔,人人以为我是阔佬。我故作冷淡,人人说我是个无情的家伙。然而,当我真的痛苦万分,不停呻吟时,人人却认为我在无病呻吟。”你看,除了那些爱我们的人,我们对别人而言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,苦闷生活的调剂,他们只是想看到他们想要看到的东西而已。

很喜欢复旦教授陈果说得一段话:“这个世界上,总有人喜欢你,总有人不喜欢你,当你活成真实的你,还是有人喜欢你,有人不喜欢你,但喜欢你的人里面多了很重要的一个人,你会喜欢你自己。”是啊,如果我们活得一点都不开心,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,那么生命对于我们而言还有什么趣味呢?所以,实在不用为了别人眼里的人设而框住了自己,遵循自己的内心,让喜欢你的人里面,多一个你自己。